首页 财务代理 企业所得税 查看内容

企业所得税核定税率和适用税率有什么区别?

2025-9-15 13:03| 发布者: knnliang| 查看: 16| 评论: 0

摘要: 核定税率和适用税率是税收征管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 定义与适用场景· 核定税率:是税务机关在纳税人会计账簿不健全、资料残缺难以查账等情况下,通过合理方法核定的应税所得率或应纳 ...
核定税率和适用税率是税收征管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定义与适用场景

· 核定税率:是税务机关在纳税人会计账簿不健全、资料残缺难以查账等情况下,通过合理方法核定的应税所得率或应纳税额所对应的税率。例如,个体工商户或小型企业因财务核算不规范,税务机关会根据其经营规模、行业特点等核定一个固定的税率或应税所得率。
· 适用税率:是根据税法规定,针对不同税种、不同纳税人类型或不同应税行为预先设定的税率。如企业所得税的基本税率为25%,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适用20%的税率,高新技术企业适用15%的税率。

2. 计算方式

· 核定税率:通常采用“应纳税额=应税收入额×核定应税所得率×适用税率”或“应纳税额=成本(费用)支出额÷(1-应税所得率)×适用税率”的公式计算。例如,某服务业企业年收入100万元,核定应税所得率为10%,适用税率为25%,则应纳税额=100×10%×25%=2.5万元。
· 适用税率:直接根据税法规定的税率乘以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如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前年度亏损。

企业所得税核定税率和适用税率有什么区别?

3. 灵活性与稳定性

· 核定税率:具有一定的灵活性,税务机关会根据纳税人的实际情况(如行业、经营规模等)进行调整。例如,不同地区的个体工商户核定税率可能因当地政策和经济环境而异。
· 适用税率:相对稳定,由税法明确规定,一般不会因个别纳税人的具体情况而频繁变动。例如,企业所得税的基本税率25%是法定的,除非税法修订,否则不会改变。

4. 适用对象

· 核定税率:主要适用于财务核算不健全、难以准确核算应纳税所得额的纳税人,如个体工商户、小型企业等。
· 适用税率:适用于所有符合税法规定的纳税人,无论其财务核算是否健全。例如,大型企业通常采用查账征收方式,适用税法规定的适用税率。

5. 政策目的

· 核定税率:旨在解决纳税人财务核算困难的问题,确保税收征管的公平性和合理性,同时降低纳税人的遵从成本。
· 适用税率:是为了实现税收的调节功能,通过不同税率的设置,引导企业合理纳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