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代理 企业所得税 查看内容

什么是企业所得税?税率多少?怎么算?今天一次说清楚!

2025-8-30 20:22| 发布者: knnliang| 查看: 26| 评论: 0

摘要: 一、什么是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顾名思义,就是针对企业所得(利润)征收的一种税。 它的纳税主体是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比如事业单位),但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不适用企业所得税,而是交个人所得税。 ...

一、什么是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顾名思义,就是针对企业所得(利润)征收的一种税。

它的纳税主体是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比如事业单位),但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不适用企业所得税,而是交个人所得税。

简单来说,企业在一个纳税年度内,有所得(赚钱了),就需要按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如果经营亏损,则不需要缴纳。

什么是企业所得税?税率多少?怎么算?今天一次说清楚!

二、企业所得税的税率是多少?

并不是所有企业都按一个税率纳税,我国企业所得税采用比例税率,但有几档不同的标准:

1. 基本税率:25% 这是绝大多数企业适用的标准税率。

2. 优惠税率:20% 适用于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

3. 优惠税率:15% 适用于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企业等。

4. 优惠税率:10% 适用于非居民企业取得特定所得(如股息、红利等)。

特别注意:针对小型微利企业,国家有更具体的普惠性税收优惠政策。例如2024年的政策是: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实际税负5%);对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万元但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实际税负10%)。政策详情请以当年最新规定为准。

三、企业所得税怎么算?

计算公式看起来很简单:

应交企业所得税 = 应纳税所得额 × 适用税率

关键就在于如何确定这个“应纳税所得额”。它并不是你公司财务报表上的“会计利润”,而是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根据税法规定进行纳税调整后的金额。

应纳税所得额 = 利润总额 + 纳税调整增加额 - 纳税调整减少额

纳税调整增加额:指的是税法规定不能在税前扣除,但你做账时扣除了的项目,需要调增。 比如:

  • 超过税法规定标准的业务招待费(按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收入的5‰)
  • 税收滞纳金、罚款
  • 未经核准的准备金支出
  • 与收入无关的支出等

纳税调整减少额:指的是税法规定可以额外扣除或者免税,但你做账时没有扣除的项目,需要调减。 比如:

  • 符合条件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
  • 国债利息收入
  • 符合条件的股息、红利等免税收入

举个简单的例子:

某公司2023年财务报表上的会计利润为 100万元

  • 业务招待费实际发生10万元,按税法规定只能扣除5万元,需纳税调增 5万元。
  • 有一笔符合条件的研发费用20万元,可享受加计100%扣除的优惠,即可纳税调减 20万元。

那么,该公司的: 应纳税所得额 = 100万(会计利润) + 5万(调增) - 20万(调减) = 85万元 应交企业所得税 = 85万 × 25% = 21.25万元

(注:为简化示例,未考虑其他调整项和小型微利企业优惠政策)

总结

  1. 企业所得税是对企业的利润征税。
  2. 税率主要有25%、20%、15%三档,小型微利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等可享受优惠。
  3. 计算的关键是确定应纳税所得额,它需要在会计利润基础上进行纳税调整,而不是直接使用报表利润。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