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合伙企业 查看内容

合伙企业解散情形及原因总结

2025-10-27 15:41| 发布者: knnliang| 查看: 14| 评论: 0

摘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第八十五条的规定,合伙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解散: 合伙期限届满,合伙人决定不再经营; 如果合伙协议中约定了明确的经营期限,且在该期限届满时,全体合伙人一致决定不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第八十五条的规定,合伙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解散:

合伙企业解散情形及原因总结

  1. 合伙期限届满,合伙人决定不再经营;

    • 如果合伙协议中约定了明确的经营期限,且在该期限届满时,全体合伙人一致决定不再继续经营,则合伙企业应当解散。
  2. 合伙协议约定的解散事由出现;

    • 合伙协议是合伙企业的“宪法”,如果协议中预先约定了特定的解散条件(例如,完成特定项目、出现重大亏损等),一旦该条件成就,合伙企业即应解散。
  3. 全体合伙人决定解散;

    • 无论合伙协议是否约定期限或解散事由,只要全体合伙人基于合意共同决定解散,合伙企业即可解散。
  4. 合伙人已不具备法定人数满三十天;

    • 根据法律规定,合伙企业至少应有两个以上合伙人。如果因退伙等原因导致合伙人只剩一人,且在该情形持续满三十天后仍未吸纳新的合伙人,合伙企业应当解散。
  5. 合伙协议约定的合伙目的已经实现或者无法实现;

    • 合伙企业是为实现特定合伙目的而设立的。如果该目的已经达成,或者因客观情况(如政策变化、市场消失等)导致目的根本无法实现,合伙企业便失去了存续的意义,应当解散。
  6. 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

    • 这是指合伙企业因违法行为受到行政处罚,被行政机关强制终止其主体资格的情形。
  7.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原因。

    • 这是一个兜底条款,指除上述情形外,其他法律或行政法规可能规定的导致合伙企业解散的特殊情况。

总结来说,合伙企业的解散原因主要分为三大类:

  • 自愿解散:基于合伙人的意愿或协议约定(如上述第1、2、3项)。
  • 法定解散:因法律规定的客观情况发生(如上述第4、5项)。
  • 强制解散:因行政机关的处罚决定(如上述第6项)。

当出现上述任何一种情形时,合伙企业即进入解散程序,并需依法进行清算。

相关阅读

咨询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