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代理 增值税 查看内容

增值税进行税额加计抵减适用

2025-8-7 15:29| 发布者: knnliang| 查看: 27| 评论: 0

摘要: 增值税进项税额加计抵减是中国政府为减轻特定行业纳税人负担而推出的一项税收优惠政策。这项政策允许符合条件的纳税人在计算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时,在当期实际发生且可抵扣的进项税额基础上,额外按一定比例计算出一 ...

增值税进项税额加计抵减是中国政府为减轻特定行业纳税人负担而推出的一项税收优惠政策。这项政策允许符合条件的纳税人在计算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时,在当期实际发生且可抵扣的进项税额基础上,额外按一定比例计算出一个“加计抵减额”,用于抵减其增值税应纳税额。

增值税进行税额加计抵减适用

以下是该政策适用的关键要点:

  1. 适用对象:

    • 主要是提供邮政服务、电信服务、现代服务、生活服务(简称“四项服务”)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 特定行业/时期: 政府有时会根据经济形势需要,将政策临时扩展到其他特定行业(如先进制造业、集成电路企业等)或在特定时期内(如疫情期间)扩大适用范围。需关注最新政策。
  2. 适用条件:

    • 销售额占比要求: 纳税人提供“四项服务”取得的销售额占其全部销售额的比重必须超过50%
      • 计算周期:通常是申请享受政策前连续一段时间(例如前12个月或前4个季度)。新设立的纳税人则看自设立之日起的累计销售额占比。
      • 销售额口径:包括纳税申报销售额、稽查查补销售额、纳税评估调整销售额。适用差额征税的,按差额后的销售额计算。
    • 一般纳税人身份: 必须登记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3. 加计抵减比例:

    • 目前主要的比例有:
      • 10%: 这是最常见的比例,适用于符合条件的提供邮政服务、电信服务、现代服务、生活服务的纳税人。
      • 5% / 15%: 在特定时期(如2019-2025年底),对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实行了更优惠的阶梯式加计抵减:
        • 允许加计抵减的比例为10%
        • 同时,对这些纳税人中的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允许再加计抵减5%,即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最高可享受15%**的加计抵减(10%+5%)。需注意具体行业划分和比例叠加规则。
      • 其他特定比例: 针对集成电路企业、先进制造业企业等,可能有不同的特定比例(如5%、10%、15%等),需依据专项政策。
    • 关键: 具体适用比例需以纳税人符合条件时有效的最新政策文件规定为准
  4. 可加计抵减的进项税额范围:

    • 仅限于纳税人当期实际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 不包括:
      • 用于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和不动产对应的进项税额。
      • 按规定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如用于非应税项目)。
      • 已作进项税额转出的部分。
    • 简单说:只有当期真正能用来抵减一般计税项目销项税额的那部分进项税,才能作为计算加计抵减额的基础。
  5. 计算方法:

    • 当期计提加计抵减额 = 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 × 适用的加计抵减比例
    • 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 = 上期末加计抵减额余额 + 当期计提加计抵减额 - 当期调减加计抵减额
      • 调减情形: 如果发生了进项税额转出,则相应转出的进项税额部分之前计提的加计抵减额也需要调减(转出进项税额 × 加计抵减比例)。
    • 实际抵减应纳税额时:
      • 抵减前的应纳税额 > 0 且大于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 全部抵减。
      • 抵减前的应纳税额 > 0 但小于或等于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 以当期应纳税额抵减至零为限,余额结转下期。
      • 抵减前的应纳税额 ≤ 0: 当期不能抵减,结转下期。
  6. 申报与操作:

    • 纳税人需在年度首次确认符合条件时,或政策适用期间发生变化时,通过电子税务局或办税服务厅提交《适用加计抵减政策的声明》。
    • 在增值税纳税申报时,需按规定填写《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四)》(税额抵减情况表)中的“加计抵减情况”相关栏次。
  7. 政策有效期:

    • 加计抵减政策通常是阶段性政策,有明确的起始和截止日期(例如,针对四项服务的10%政策曾多次延续,最近一次延续至2025年12月31日)。针对特定行业的政策也有各自的有效期。
    • 务必关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最新政策公告,以确认政策是否延续及具体细则。

总结:

增值税进项税额加计抵减政策主要适用于提供“邮政、电信、现代、生活”四项服务且其销售额占比超50%的一般纳税人。核心是在合规可抵扣进项税的基础上,按政策规定比例(如10%、15%等)额外计算出一个抵减额,用于抵减增值税应纳税额。纳税人需满足销售额占比条件,准确计算可加计的进项税基础,按规定比例计提和抵减,并在申报时正确操作。密切关注最新政策的有效期和具体规定至关重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