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纳税人“简易计税方法”和“一般计税方法”是增值税计算缴纳的两种核心方式,它们在税率、进项抵扣、适用范围、计算方法等方面有显著区别:

以下是对两者主要区别的总结:
对比维度 |
简易计税方法 |
一般计税方法 |
计税原理 |
简易征收,不考虑进项抵扣 |
标准抵扣制 |
税率/征收率 |
较低的征收率(3%、5%等) |
标准税率(13%、9%、6%等) |
进项税额抵扣 |
不可抵扣进项税额 |
可以抵扣符合条件的进项税额 |
适用范围 |
政策明确规定的特定应税行为 |
除适用简易计税外的所有应税行为 |
计算公式 |
销售额 × 征收率 |
销项税额 - 进项税额 |
发票开具 |
可开专票或普票(专票购买方不可抵扣) |
可开专票或普票(专票购买方可抵扣) |
申报复杂性 |
相对简单 |
较复杂(需详细申报销项和进项) |
详细解释
计税原理与税率/征收率:
- 简易计税方法:
- 本质是一种简易征收方式,计算简单。
- 使用征收率,通常较低。最常见的是 3% 的征收率(例如销售自产货物、特定建筑服务、物业管理服务中收取的自来水费等),也有 5% 的征收率(例如销售、出租2016年4月30日前取得的不动产,劳务派遣服务差额征税等)。
- 关键点:征收率不等于税率。
- 一般计税方法:
- 是增值税的标准计算方法,遵循“销项税额 - 进项税额”的抵扣原理。
- 使用法定税率,如13%(一般货物、劳务)、9%(交通运输、农产品、不动产等)、6%(现代服务、生活服务、金融保险等)以及0%(出口等)。
进项税额抵扣:
- 简易计税方法:
- 最核心的区别:选择简易计税方法计税的特定项目,其对应的进项税额一律不得抵扣。
- 即使取得了增值税专用发票等合规抵扣凭证,也不能用于抵扣该项目应缴纳的增值税。
- 相应的成本费用需要含税计入相关成本或费用。
- 一般计税方法:
- 核心特征:允许抵扣符合条件的进项税额。
- 纳税人购进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支付或者负担的增值税额(即进项税额),在取得合规抵扣凭证(如增值税专用发票、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农产品收购发票/销售发票、完税凭证等)后,可以按规定抵扣当期或以后期间的销项税额。
适用范围:
- 简易计税方法:
- 并非所有业务都可以选择简易计税。
- 其适用有严格的政策规定,必须是财税部门(主要是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的文件,如财税[2016]36号附件1、2及后续一系列补充文件)明确列举的特定应税行为。
- 常见适用简易计税的情形包括:
- 公共交通运输服务。
- 经认定的动漫企业为开发动漫产品提供的特定服务。
- 电影放映服务、仓储服务、装卸搬运服务、收派服务。
- 文化体育服务。
- 以纳入营改增试点之日前取得的有形动产为标的物提供的经营租赁服务。
- 在纳入营改增试点之日前签订的尚未执行完毕的有形动产租赁合同。
- 非企业性单位中的一般纳税人提供的研发和技术服务、信息技术服务、鉴证咨询服务,以及销售技术、著作权等无形资产。
- 提供物业管理服务的纳税人,向服务接受方收取的自来水水费(差额按3%)。
- 建筑服务中清包工、甲供工程、老项目(2016年4月30日前开工)。
- 销售自产/外购的特定货物(如建筑用和生产建筑材料所用的砂土石料、以水泥为原料生产的水泥混凝土、生物制品、自来水等)。
- 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符合特定条件)。
- 转让2016年4月30日前取得(不含自建)的不动产(差额按5%)。
- 不动产租赁(2016年4月30日前取得)(5%)。
- 劳务派遣、安全保护服务(可选差额按5%)。
- 注意: 纳税人不能自行决定对某项业务采用简易计税,必须严格符合政策规定的条件。选择后,对该项目36个月内不得变更。
- 一般计税方法:
- 默认方法: 除上述政策明确规定可以选择简易计税的特定项目外,一般纳税人发生的所有增值税应税销售行为,原则上都应采用一般计税方法。
- 即使企业有部分业务适用简易计税,其他业务仍需采用一般计税。
计算方法:
- 简易计税方法:
- 应纳税额 = 销售额 × 征收率
- 公式简单直接,不需要计算销项和减除进项。
- 一般计税方法:
- 应纳税额 = 当期销项税额 - 当期进项税额
- 销项税额 = 销售额 × 适用税率
- 需要准确核算当期的销售额(计算销项)和可抵扣的进项税额。
发票开具:
- 简易计税方法:
- 可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或增值税普通发票。
- 重要区别: 即使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购买方(取得方)也不得凭该发票抵扣其进项税额。 因为简易计税项目本身就不允许抵扣链条向下传递。
- 一般计税方法:
- 可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或增值税普通发票。
- 如果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购买方(如也是一般纳税人且用于应税项目)可以按规定抵扣进项税额。
核算与申报:
- 简易计税方法: 核算和申报相对简单,因为不涉及进项抵扣。
- 一般计税方法: 核算要求高,需要分别准确核算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申报表填写也相对复杂(涉及销项明细、进项抵扣明细等)。
总结关键差异点:
- 抵扣权: 简易计税不可抵扣进项税;一般计税可以抵扣进项税。
- 适用税率/征收率: 简易计税用低征收率(3%、5%);一般计税用标准税率(13%、9%、6%、0%)。
- 适用范围: 简易计税只适用于政策明确规定的特定项目;一般计税是默认且广泛适用的方法。
- 计算复杂度: 简易计税简单(销售额×征收率);一般计税相对复杂(销项 - 进项)。
- 发票抵扣: 简易计税开的专票,购买方不可抵扣;一般计税开的专票,购买方可抵扣。
选择考虑因素:
企业(一般纳税人)对于特定符合条件项目是否选择简易计税,需要综合考虑:
- 该项目可取得的进项税额多少(进项少,选简易计税可能更划算)。
- 征收率与一般计税税率的差异。
- 下游客户对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需求(如果客户强烈要求可抵扣的专票,选择简易计税开出的专票无法满足其需求,可能影响业务)。
- 自身财务核算能力(简易计税核算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