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递延纳税”?好处在哪?简单来说,在传统的股权激励模式下,员工在取得股权时,就需要就“折价”部分按照“工资、薪金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而递延纳税政策则允许员工在取得股权时暂不纳税,将纳税义务递延到未来实际转让股权时再缴纳。 核心好处:
二、享受递延纳税,必须同时满足的7大“硬核”条件根据财税〔2016〕101号文件规定,非上市公司授予本公司员工的股票期权、股权期权、限制性股票和股权奖励,享受递延纳税政策,必须同时满足以下7个条件: 条件1:激励标的必须是本公司股权 激励的标的必须是本公司或其关联公司的股权或股票。不能是虚拟股或用现金结算的增值权。 条件2:激励计划须经公司内部决策程序批准 激励计划必须经过公司董事会、股东(大)会审议通过。这是程序合规性的基础。 条件3:激励对象须为本公司员工 激励对象必须是本公司及其控股公司的在职员工,不能是外部顾问或服务商。控股公司的界定标准为持股比例不低于30%。 条件4:激励对象不能是公司董、监、高 为了防范内幕交易和利益输送,激励对象中不能包含公司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 条件5:激励股权持有时间有要求 员工获得的激励股权,从授予日起,必须持有满3年。在此期间,股权不能随意转让或用于担保。 条件6:实施激励的境内公司有行业限制 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其所属行业不属于《行业限制目录》范围。该目录主要包括烟草、房地产、酒店餐饮等国家限制和淘汰的行业。 条件7:激励计划必须是书面形式 整个股权激励计划或方案,必须有清晰、明确的书面文件,并明确列明相关权利义务。 三、递延纳税的具体规则是什么?当以上7个条件全部满足时:
举个例子: 小王是某符合条件的科技公司核心员工,被授予了价值100万元的股权期权,行权时只需支付10万元。按照递延纳税政策:
如果不适用递延政策,他在行权时可能就要缴纳数十万元的税款,现金流压力巨大。 四、温馨提示与风险提示
结语: 递延纳税政策是国家为支持非上市公司发展、鼓励创新创业送出的一份“税收大礼包”。无论是企业主还是核心员工,准确理解并运用好这一政策,都能让股权激励的效果事半功倍,真正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