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提所得税(Withholding Tax)是一种源泉扣缴的所得税征收方式。它是指支付方在向收款方支付某些特定类型的款项时,有法定义务预先从支付金额中扣除一部分,并直接代缴给税务机关,作为收款方应缴纳的所得税。
简单理解就是:付款人替收款人先把税交了。

以下是关于预提所得税的关键点:
核心特征:源泉扣缴
- 税款不是在收款人获得收入后自行申报缴纳,而是在支付环节由付款人直接扣下并缴纳。
- 这确保了税款能及时、有效地被征收,特别是当收款人可能难以追踪(如非居民)时。
主要征收对象:非居民纳税人
- 预提所得税最常用于对非居民企业或个人在本国境内取得特定类型所得(称为“消极所得”或“预提税所得”)的征税。例如:
- 外国公司或个人因在本国境内使用其知识产权(专利、商标、版权、专有技术等)而获得的特许权使用费。
- 外国公司或个人向本国提供服务(如技术服务、管理服务等)而获得的服务费(具体规定各国不同)。
- 对居民纳税人: 有时也会对本国居民纳税人(特别是个人)的某些所得(如工资薪金、某些稿酬、偶然所得等)采用预提方式征收个人所得税(通常称为“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虽然原理相似,但在中国语境下,“预提所得税”通常更狭义地指针对非居民的源泉扣缴所得税。
纳税义务人:收款方(非居民)
- 实际承担所得税纳税义务的是获得收入的非居民收款方。
- 法律强制规定支付款项的境内企业或个人(付款方)作为“扣缴义务人”,负责计算、扣缴并及时将税款解缴给税务局。付款方未能履行扣缴义务的,可能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如罚款、补缴税款甚至滞纳金)。
税率:
- 预提所得税的税率通常由国内税法规定一个基本税率(例如,中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非居民企业取得预提税所得的法定税率为20%,但实际征收时通常减按10%)。
- 更常见和重要的是税收协定(避免双重征税协定/DTT)中规定的限制税率。如果收款方所在国(居民国)与支付方所在国(来源国)签订了有效的税收协定,且该协定规定的税率低于来源国国内法税率,则优先适用协定税率(通常更低,如5%、7%、10%等)。享受协定优惠税率通常需要收款方提供有效的《税收居民身份证明》。
计税基础:
- 通常是支付总额(毛收入),不扣除收款方的任何成本费用(除非税收协定有特殊规定)。即:
应纳税额 = 支付金额 × 适用税率
为什么需要预提所得税?
- 征管效率: 确保对难以直接管理的非居民纳税人及时征税。
- 行使来源地税收管辖权: 收入来源国有权对在其境内产生的所得征税。
在中国的应用(针对非居民):
- 中国境内的企业(扣缴义务人)在向境外非居民企业或个人支付股息、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财产转让收益以及某些服务费等款项时,需要按规定税率(国内法税率或税收协定税率)计算并扣缴企业所得税(对非居民企业)或个人所得税(对非居民个人),并在支付或到期应支付之日起7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
总结一下关键概念:
- 谁扣税交税? 付钱的中国企业或个人(付款方/扣缴义务人)负责扣下来并交给中国税务局。
- 扣什么税? 主要针对非居民收到的股息、利息、特许权使用费、某些服务费等。
- 税率是多少? 看中国税法规定(比如10%)或者看中国和对方国家签的税收协定(通常更低,比如5%或7%)。
- 为什么这么收? 方便管理、保证税收、国际通用做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