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益性投资是指为获取其他企业的所有权权益或剩余收益分配权而进行的投资。这类投资的核心是投资者成为被投资企业的所有者(股东或合伙人),享有相应的权益,并承担相应的风险。 
主要包含以下几种类型:
股票投资:
- 普通股: 这是最典型的权益性投资形式。购买一家公司的普通股,意味着你成为该公司的股东,拥有投票权(参与公司重大决策)、分红权(分享公司利润)和剩余财产索取权(公司清算时)。
- 优先股: 优先股也代表所有权,但通常没有投票权(或投票权受限)。其“优先”体现在:优先于普通股获得固定或可设定的股息;在公司清算时,优先于普通股获得剩余财产的分配。它介于股权和债权之间,但因其代表所有权份额且无固定到期还本义务,通常归类为权益性投资。
私募股权投资:
- 指投资于非公开上市交易的公司股权。形式多样,包括:
- 风险投资: 投资于初创期或成长期的高潜力、高风险公司。
- 成长资本: 投资于相对成熟、寻求扩张资金的公司。
- 收购: 包括杠杆收购、管理层收购等,通常涉及购买一家公司的控股权。
- 困境投资: 投资于陷入财务困境或破产重组的公司。
- 私募股权投资通常通过私募股权基金进行,投资者作为基金的有限合伙人间接持有目标公司的股权。
合资企业/联营企业投资:
- 合资企业: 两个或多个投资者共同出资设立一个新的独立法律实体,各方按约定比例持有新实体的股权,共同控制其经营活动。
- 联营企业投资: 投资者对被投资企业具有重大影响(通常指持有20%-50%的表决权股份,或虽低于20%但能实质参与财务和经营决策),但未达到控制。在会计上通常采用权益法核算,反映投资者在被投资企业净资产中所占份额及其经营成果。
风险投资:
- 是私募股权投资的一个子集,特指投资于早期、高增长潜力、高风险的创新型企业(如科技初创公司)。风险投资家通常不仅提供资金,还提供战略指导和资源网络。
认股权证/股票期权:
- 认股权证: 赋予持有人在未来特定日期或期间内,以特定价格购买公司股票的权利(而非义务)。一旦行权,就转化为直接的股权。
- 股票期权: 通常作为员工激励工具授予,赋予员工在未来以特定价格购买公司股票的权利。对于授予方(公司)来说,员工行权后获得的是公司的股权;对于持有者(员工或投资者)来说,行权后获得的股票也是权益投资。
员工持股计划:
- 公司通过特定机制(如信托)让员工持有本公司股票的计划。员工持有的公司股票是典型的权益性投资。
投资于有限合伙企业:
- 作为有限合伙人投资于有限合伙企业,享有合伙企业的收益分配权(通常是基于所有权份额),但不参与日常管理。这代表了对合伙企业净资产的所有者权益。
房地产投资信托份额:
- 投资于房地产投资信托发行的份额。REITs份额代表了对该信托所持有房地产资产组合的所有者权益,投资者有权分享租金收入和资产增值收益。
其他非公开市场股权:
- 直接购买非上市公司的股份(非通过私募股权基金)、参与股权众筹等。
核心特征总结:
- 代表所有权: 投资者成为被投资主体的所有者(股东、合伙人等)。
- 享有剩余收益: 有权分享被投资主体的经营成果(如股息、分红)和资产增值收益。
- 承担剩余风险: 投资回报不固定,取决于被投资主体的经营状况和资产价值变动。投资者在清算时顺序排在债权人之后。
- 通常无固定到期日和还本承诺: 投资本金没有确定的收回日期和金额保障(优先股可能有赎回条款,但非债务性还本)。
- 通常享有投票权(或潜在控制/影响力): 普通股股东通常享有投票权,其他形式的所有权也可能带来不同程度的控制或重大影响。
简单来说,权益性投资就是你花钱去“当老板”(或部分老板),分享企业成长的红利,但也承担企业失败的风险。它与债权性投资(如债券、贷款)的核心区别在于:债权投资是借钱给企业,有固定利息和到期还本的契约承诺,但不享有所有权和剩余收益分配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