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代理 查看内容

印花税是按照合同金额还是实际收取金额计算

2025-8-16 21:20| 发布者: knnliang| 查看: 13| 评论: 0

摘要: 关于印花税的计税依据,中国税法有明确规定:印花税通常按照合同所载金额(即合同金额)计算缴纳,而不是按照实际收取金额计算。 这背后的逻辑是印花税针对的是书立应税凭证的行为本身,而非最终交易结果。 以下是 ...

关于印花税的计税依据,中国税法有明确规定:印花税通常按照合同所载金额(即合同金额)计算缴纳,而不是按照实际收取金额计算。 这背后的逻辑是印花税针对的是书立应税凭证的行为本身,而非最终交易结果。

印花税是按照合同金额还是实际收取金额计算

以下是详细说明和关键要点:

  1. 核心原则:合同金额为计税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法》(2022年7月1日起施行)第五条规定:应税合同的计税依据,为合同所列的金额,不包括列明的增值税税款。
    • 这意味着,只要合同成立并生效,无论合同最终是否完全履行、是否发生变更、实际结算金额是多少,在书立(签订)合同时,就应以合同上明确记载的金额(不含列明的增值税)作为计算印花税的基础。
  2. 为什么不是实际收取金额?

    • 行为税性质: 印花税是对书立、领受特定凭证(如合同)这一行为征收的税。纳税义务在签订合同时就产生了。
    • 确定性要求: 合同签订时,合同金额通常是确定的(或可确定的,如框架合同按订单金额),而实际结算金额可能在履行过程中发生变化,具有不确定性。以合同金额为计税依据便于征管和纳税人在签订时即明确税额。
    • 简化征管: 如果按实际结算金额计税,需要在每次结算或合同履行完毕时重新计算和申报,大大增加征纳双方的成本和复杂性。
  3. 合同金额与结算金额不一致怎么办?

    • 一般原则:多不退,少不补。 根据现行规定,合同签订后,即使后续因各种原因(如折扣、退货、部分履行、违约赔偿等)导致最终结算金额与合同金额不符,已缴纳的印花税通常不予退还,未缴足的也不再补征。 税法明确针对的是签订时的行为。
    • 例外 - 修改合同金额: 如果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双方签订了补充协议或变更协议,实质性修改了原合同金额,那么:
      • 如果修改后金额增加,需要对增加的部分补缴印花税。
      • 如果修改后金额减少,已缴纳的印花税不予退还。
    • 核定征收: 在特殊情况下(如合同未列明金额或金额明显偏低且无正当理由),税务机关有权按照《印花税法》的规定进行核定征收。
  4. 含税价与不含税价

    • 如前所述,如果合同中单独列明了增值税税额,则计税依据仅为不含增值税的合同金额。
    • 如果合同中的金额是价税合计金额(未分别列明),则需要以价税合计金额作为计税依据计算印花税。

总结:

  • 印花税的计算基础是合同签订时记载的金额(合同金额)。
  • 不是按照合同履行后实际结算或收取的金额计算。
  • 合同金额不包括合同中单独列明的增值税税额。
  • 合同履行结果与合同金额不一致,通常不影响已缴纳的印花税(多不退,少不补),除非合同金额本身通过补充协议被正式修改。

因此,在签订合同时,就需要根据合同上载明的金额(不含列明增值税)计算并及时申报缴纳印花税。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