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有限公司增加注册资本是重要的公司资本变动,需严格遵守《公司法》及相关法规。以下是核心程序和要求: 
一、法定程序
- 董事会制定方案
- 董事会拟定增资方案(增资数额、方式、出资期限、用途等)。
- 股东(大)会决议
- 关键步骤:需经出席会议股东所持表决权2/3以上通过(《公司法》第103条)。
- 决议内容:增资金额、新股发行方式(是否引入新股东)、修改公司章程等。
- 办理验资(若为实缴制或非货币出资)
- 非货币出资(实物/知识产权等):需评估作价,提供权属转移证明。
注意:现行《公司法》允许认缴制(2024年7月1日后成立的公司有5年实缴期限),但章程或增资协议可约定实缴要求。
二、核心要求
- 出资真实性
- 禁止虚假出资或抽逃资本,否则股东需承担补足责任(《公司法》第200条)。
- 同比例增资权
- 原则上原股东有权按实缴比例优先认缴新股,除非全体股东约定放弃(《公司法》第224条)。
- 特殊类型公司要求
- 外商投资企业:增资后若外资比例≥25%,需完成商务部门备案/审批。
- 金融/保险等特许行业:须经行业监管部门(如金融局、银保监会)前置批准。
- 债权人保护
- 增资不影响债权人权利,但若减资后增资需注意债务清偿程序。
三、增资方式对比
方式 |
适用场景 |
注意事项 |
原股东增资 |
保持股权结构稳定 |
需保障小股东同比例认购权 |
引入新股东 |
融资或战略合作 |
需评估股权稀释影响 |
资本公积转增 |
账面资本公积充足时 |
不涉及现金流入,但需缴个人所得税(自然人股东) |
未分配利润转增 |
盈利状况良好且无分红压力 |
自然人股东需缴纳20%个人所得税 |
四、常见风险提示
- 程序瑕疵:未达2/3表决通过或遗漏工商变更,可能导致增资无效。
- 作价不公:非货币资产高估可能侵害其他股东权益,需严格评估。
- 税务成本:未分配利润/资本公积转增资本时,自然人股东需缴纳个税(政策依据:财税〔2015〕116号)。
建议操作:
附注:2024年新《公司法》实施后,请特别注意5年认缴期限要求(第47条),新增资的认缴时间需符合规定,避免逾期处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