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合同时,你是否也曾盯着那行“印花税”费用嘀咕:这笔钱到底该不该交?别小看这小小的印花税,忽略它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
去年,某公司签下一份200万的设备采购合同,财务人员误以为不用贴花。税务稽查发现后,不仅补缴了600元税款,还缴纳了滞纳金并被处以0.5倍罚款。小小印花,疏忽可能带来真金白银的损失。 
哪些合同必须缴纳印花税?今天一次说清!
📍 一、这5类合同,签了就要缴印花税(依据《印花税法》附《印花税税目税率表》)
买卖合同
- 关键点: 个人书立的动产买卖合同目前免征(重大利好!)。
- 举例: 公司向供应商采购100万元原材料签订的合同。
承揽合同
- 举例: 服装厂委托加工厂生产一批定制工服签订的加工合同。
建设工程合同
- 举例: 房地产公司与建筑公司签订的商品房施工合同。
📍 二、这些合同也需注意!虽非常见但同样应税
- 借款合同: 银行及其他金融组织与借款人签订的借款合同(税率万分之零点五)。
- 融资租赁合同: 性质特殊,按租金总额参照租赁合同缴纳(税率千分之一)。
- 保管/仓储合同: 保管费或仓储费为计税依据(税率千分之一)。
- 财产保险合同: 保费收入为计税依据(税率千分之一)。
- 技术合同: 技术开发、转让、许可、咨询或服务协议(税率万分之三)。
- 产权转移书据: 如专利权转让、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房屋买卖过户合同等(税率万分之五)。
📍 三、重要免税政策:这几类合同不用交!
- 个人住房相关: 个人买卖、租赁住房签订的合同(买卖合同免、租赁合同免)。
- 金融扶持: 无息/贴息贷款合同、国际金融组织向我国提供优惠贷款书立的合同。
- 特定借款: 金融机构与小微企业签订的借款合同(目前有免税优惠)。
- 日常小额: 个人书立(除证券交易)的动产买卖合同、收款凭证等。
🚨 四、缴纳印花税,这些坑千万别踩!
- 计税依据≠合同总额: 增值税单独列明的,通常按不含税金额计税(如设备采购合同)。
“
政策警示(2022年7月起施行):
原《加工承揽合同》等税目已并入《承揽合同》;《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统一为《建设工程合同》。
”
💡 实用贴士
签订合同时,建议财务或法务提前介入,明确合同性质及印花税处理。建立内部合同台账,定期梳理自查,避免遗漏或错误申报。
合同千万条,合规第一条。
印花税虽“小”,合规事大。转发收藏本文,下次签合同前对照自查,让企业远离税务风险!📌
“
注: 本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法》及相关规定整理,具体执行以最新政策及当地税务机关要求为准。复杂业务建议咨询专业税务顾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