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合理避税 查看内容

什么是权益法核算

2025-10-26 10:44| 发布者: knnliang| 查看: 9| 评论: 0

摘要: 一、 什么是权益法核算? 权益法核算,又称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是指投资方以初始投资成本计量后,在投资持有期间,根据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变动,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会计处理方法。 简 ...

一、 什么是权益法核算?

权益法核算,又称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是指投资方以初始投资成本计量后,在投资持有期间,根据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变动,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会计处理方法。

简单来说: 你不是简单地记录这笔投资花了多少钱,而是把它看作你“拥有”了被投资公司的一部分。这家公司赚钱了,你投资的价值就增加;它亏钱了,你的投资价值就减少;它分红了,就相当于把你已经“增加”的那部分价值变现一部分回来。

什么是权益法核算


二、 核心逻辑与核心理念

权益法核算的核心逻辑是 “实质重于形式”

  • 形式上看:投资公司和被投资公司是两个独立的法人。
  • 实质上看:由于投资公司能对被投资公司施加重大影响,两者的经济利益已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被投资公司的业绩好坏会直接、成比例地影响投资公司的价值和业绩。

因此,权益法旨在更真实地反映这项长期投资的经济实质,而不是仅仅反映其初始的法律形式。


三、 适用情形:什么时候用权益法?

权益法适用于投资方对被投资单位具有 “重大影响” 的长期股权投资。

如何判断“重大影响”? 通常存在以下一种或几种迹象:

  1. 持股比例:通常,当投资方直接或间接持有被投资单位 20% 至 50% 的有表决权股份时,假定具有重大影响。但这只是一个参考标准,不是绝对标准。
  2. 派出代表:在被投资单位的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中派有代表。
  3. 参与决策:参与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制定过程。
  4. 重要交易:与被投资单位之间发生重要交易。
  5. 管理层互换:向被投资单位派出管理人员。
  6. 提供关键技术:向被投资单位提供关键技术资料。

最常见的例子: 投资一家“联营企业”。联营企业就是指投资方能够施加重大影响,但既不是子公司(控制),也不是合营企业(共同控制)的企业。


四、 权益法下的主要会计处理步骤

假设公司A投资了公司B,并对其有重大影响。

1. 初始确认

  • 按照初始投资成本(购买价款+相关直接费用)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
  • 会计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 — 投资成本 贷:银行存款

2. 持有期间:确认投资收益(或损失)

  • 在每个会计期末(如年末),根据被投资单位(公司B)实现的净利润(或净亏损),按投资比例计算自己应享有的份额。
  • 如果公司B盈利
    • 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确认投资收益。
    • 会计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 — 损益调整 贷:投资收益
  • 如果公司B亏损
    • 做相反分录,减少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确认投资损失。
    • 会计分录: 借:投资收益 贷:长期股权投资 — 损益调整
    • (注意: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减记至零为限,如有额外损失,需确认预计负债。)

3. 持有期间:收到现金股利

  • 当被投资单位(公司B)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时,这被视为投资的部分返还,而不是收入。
  • 因此,需要冲减(减少)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 会计分录: 借:应收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 — 损益调整
  • 实际收到现金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

4. 持有期间:确认其他权益变动

  • 如果被投资单位(公司B)的所有者权益发生了不属于净利润的变动(例如,其他综合收益增加、资本公积变动等),投资方也应按持股比例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并计入自身的资本公积。
  • 会计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 — 其他权益变动 贷:资本公积 — 其他资本公积 (或相反分录)

5. 减值准备

  • 如果出现长期股权投资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等减值迹象,需要计提减值准备。一旦计提,在以后会计期间通常不允许转回。

五、 简单举例

公司A以 1000万元购入公司B 30%的股权,能施加重大影响。

  • 第一年

    • 初始投资: 借:长期股权投资 — 投资成本 1000万 贷:银行存款 1000万
    • 年末,公司B实现净利润 200万元。 A公司应享有:200万 × 30% = 6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 — 损益调整 60万 贷:投资收益 60万 此时,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 = 1000万 + 60万 = 1060万。
  • 第二年

    • 年中,公司B宣告发放现金股利 100万元。 A公司应收:100万 × 30% = 30万元。 借:应收股利 30万 贷:长期股权投资 — 损益调整 30万 此时,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 = 1060万 - 30万 = 1030万。
    • 年末,公司B发生亏损 50万元。 A公司应承担:50万 × 30% = 15万元。 借:投资收益 15万 贷:长期股权投资 — 损益调整 15万 此时,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 = 1030万 - 15万 = 1015万。

六、 总结:权益法 vs. 成本法

为了更好理解,可以对比一下另一种核算方法——成本法(通常用于对子公司的投资)。

特征 权益法 成本法
适用关系 重大影响(联营企业) 控制(子公司)
初始计量 投资成本 投资成本
后续计量 随被投资方净资产变动而调整 保持初始成本,除非减值
被投资方盈利 确认投资收益,增加投资账面价值 不确认
收到现金股利 冲减投资账面价值,不确认投资收益 确认投资收益
报表影响 投资方的利润和净资产会随被投资方业绩波动 投资方的利润和净资产相对稳定,只在分红时受影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