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项税额加计抵减政策,这是中国增值税改革中的一项重要税收优惠措施,旨在减轻特定行业企业的税负。以下是清晰的政策要点解析:
一、什么是进项税额加计抵减?
- 本质:允许符合条件的纳税人在计算当期增值税应纳税额时,在实际抵扣进项税额的基础上,再按一定比例额外多抵减一部分进项税额。
- 目的:降低企业实际税负,尤其针对人力成本高、可抵扣进项税较少的服务业。
- 公式:
当期可抵减加计额 = 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 × 加计抵减比例
最终应纳税额 = 销项税额 -(实际进项税额 + 可抵减加计额)

二、适用行业范围(2024年最新政策)
目前适用行业主要聚焦于生活性服务业,具体以《生活性服务业统计分类(2019)》为准,包括以下大类:
行业大类 |
具体细分领域 |
1. 餐饮服务 |
正餐、快餐、饮料冷饮等餐饮服务 |
2. 住宿服务 |
酒店、民宿、露营地等住宿服务 |
3. 教育服务 |
学前教育、课外辅导、技能培训等(不含义务教育) |
4. 医疗服务 |
医院、诊所、护理机构等医疗服务 |
5. 居民日常服务 |
家政、理发、洗浴、家电维修等 |
6. 文化娱乐服务 |
旅游、娱乐场所(KTV/影院)、体育健身、文化艺术活动(展览/演出)等 |
✅ 重要说明:
- 企业需主营业务属于上述生活性服务业,且其收入占比超过50%方可享受。
- 政策执行期至2027年12月31日(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55号延续)。
三、加计抵减比例
- 现行比例(2023年1月1日 - 2027年12月31日):
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适用 10% 加计抵减比例
(例如:当月可抵扣进项税额100万元 → 可额外抵减10万元)
四、政策执行关键点
- 自主声明享受:
企业需在首次适用时通过电子税务局提交《适用加计抵减政策声明》,无需审批。 - 按年动态调整:
每年需重新判断主营业务占比是否达标,不符合则停止享受。 - 申报操作:
在增值税申报表附表四中填写加计额,主表自动抵减应纳税额。 - 不得叠加享受:
若同时适用其他增值税优惠(如留抵退税),需根据政策协调适用顺序。
五、企业操作建议
- 自查行业匹配度:对照《生活性服务业统计分类》确认主营业务代码归属。
- 核算收入占比:确保生活服务销售额/全部销售额 > 50%。
- 及时提交声明:符合条件后立即在电子税务局提交声明(一次声明全年有效)。
- 留存备查资料:包括收入分类核算凭证、行业类型证明文件等。
⚠️ 风险提示:
若虚报行业或比例,将面临补缴税款、滞纳金及罚款。政策动态性强,建议通过国家税务总局官网或12366纳税服务平台获取最新解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