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营业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经济利益总流入。它主要包含两大类: 
主营业务收入(核心业务收入): 
这是企业最主要、最经常发生的业务活动所产生的收入。核心内容: 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或服务的收入。具体形式(因行业而异):
制造业/商业: 销售自产产品或外购商品的收入。服务业: 提供咨询、设计、运输、餐饮、住宿、广告、维修、教育培训、医疗服务等所收取的费用。建筑业: 提供建造服务(如工程项目)确认的收入。软件/互联网: 销售软件许可、软件订阅费、平台服务费、在线广告收入等。金融业: 利息收入、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如贷款利息、银行卡手续费、理财顾问费)等。租赁业: 经营租赁的租金收入。其他: 任何与企业营业执照上登记的主要经营范围直接相关的销售或服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附营业务收入):
这是企业除主营业务活动以外的其他日常经营活动所产生的收入。这些活动通常发生频率较低、金额相对较小,或者不是企业的核心目标。常见类型包括:
原材料/周转材料销售收入: 出售多余的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出租固定资产收入: 将闲置的厂房、设备、车辆等对外出租收取的租金(经营租赁)。出租包装物收入: 出租包装容器收取的租金。出租无形资产收入: 如出租商标权、专利权、非专利技术、著作权等的使用费(经营租赁性质)。销售废旧物资收入: 处理生产或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废旧物资所得。代购代销手续费收入: 代理其他企业采购或销售商品收取的手续费。提供非主要劳务收入: 提供与企业主营业务关联度不高的零星劳务所获得的收入。 关键点总结: 
日常性: 营业收入来源于企业持续的、主要的或经常性的经营活动,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核心与附属: 明确区分主营业务收入(核心)和其他业务收入(附属)。计入利润表: 营业收入是利润表的起始项目,是计算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的基础。权责发生制: 收入的确认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即收入在赚取时确认(商品所有权转移、服务提供完成),而非现金收到时。区别于营业外收入: 非常重要!以下收入不属于营业收入,而是营业外收入:
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的净收益。罚款收入、违约金收入。捐赠收入。政府补助(通常计入其他收益或营业外收入)。因债权人原因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其他偶然所得。 简单来说: 
你主要靠什么赚钱,赚的钱就是主营业务收入。除了主要业务,你还顺手或偶尔做点什么赚点小钱,这些钱就是其他业务收入。这两项加起来就是你的营业收入。那些天上掉馅饼、变卖家当得来的意外之财,就是营业外收入,不算在营业收入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