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存收益(Retained Earnings)是公司历年累积的净利润(Net Income)在扣除向股东分配的股利(Dividends)之后,留存于公司内部、用于再投资或未来发展的那部分资金。 
简单来说,它就是公司赚了钱之后,没有全部分给股东,而是自己存起来、留着以后用的钱。
以下是关于留存收益的关键点:
来源:
- 主要来源于公司实现的净利润。
- 每一会计年度结束时,公司的净利润(收入 - 费用)会结转到一个临时账户(通常叫“本年利润”或“损益汇总”)。
- 然后,公司管理层和董事会决定将多少净利润作为股利发放给股东(现金股利或股票股利)。
- 剩下的、没有分配掉的净利润就转入留存收益账户,成为公司所有者权益的一部分。
性质:
- 所有者权益的重要组成部分: 留存收益列示在公司的资产负债表的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 部分。
- 内部融资来源: 它是公司最重要、成本最低的内部融资方式之一。公司可以用这部分钱再投资,而不需要向外部借款或发行新股。
用途:
- 再投资与扩张: 用于购买新设备、建设新厂房、研发新产品、拓展新市场等,支持公司未来增长。
- 偿还债务: 用于减少公司的负债,改善财务状况。
- 补充营运资金: 用于日常经营周转。
- 回购公司股票: 用于股票回购计划。
- 为未来可能的亏损做储备。
- 为未来发放股利提供基础。
在财务报表中的位置:
- 资产负债表: 在所有者权益部分,通常紧跟在“实收资本/股本”之后。期末留存收益 = 期初留存收益 + 本期净利润 - 本期已宣告发放的股利。
-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股东权益变动表: 该表会详细列示留存收益在期初余额、本期净利润、本期宣告发放的股利以及其他调整(如会计政策变更、前期差错更正)后的期末余额。
重要性:
- 衡量公司长期盈利能力和内部积累能力: 持续增长的留存收益通常表明公司盈利能力强,并且有能力将利润用于再投资以支持未来发展。
- 反映公司股利政策: 留存收益的高低也反映了公司是将利润更多地回馈给股东(高股利支付率)还是更多地用于再投资(低股利支付率)。
- 财务稳健性的指标: 充足的留存收益为公司提供了缓冲,以应对经济波动或投资机会。
- 影响公司价值: 留存收益的再投资如果成功,能创造更多未来价值,提升公司整体价值。
需要注意的关键区别:
- 留存收益 vs 现金: 留存收益是一个会计概念,代表累积的未分配利润的账面价值,它不等于公司账上的现金!留存收益可能已经以存货、厂房、设备等资产形式被再投资了。现金是资产负债表上的一个单独资产项目。
- 留存收益 vs 实收资本/股本: 实收资本/股本代表股东初始投入或后续增资投入的资本。而留存收益则来源于公司经营过程中创造的利润积累。
- 正留存收益 vs 负留存收益(累计亏损): 如果公司历年累积的亏损(通过净利润为负数体现)超过了之前累积的留存收益,那么留存收益账户就会出现负数余额,通常被称为“累计亏损”。这表示公司自成立以来总体上没有盈利,甚至侵蚀了部分股东原始投资。
总结:
留存收益是公司内部积累的、来源于历年经营利润且未分配给股东的资金。它是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公司持续发展、扩大规模、增强财务实力的重要内部资金来源。分析一家公司的留存收益变化趋势,对于理解其盈利能力、股利政策和未来发展潜力至关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