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专用发票(专票)和普通发票(普票)是中国税务管理中的两种重要票据,主要区别如下: 1. 用途不同 - 专票:主要用于企业间的增值税应税交易,购买方(一般纳税人)可凭票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 - 普票:用于非增值税抵扣场景,如面向个人、小规模纳税人或非应税项目,通常不能用于进项抵扣(少数例外如农产品、通行费等)。 2. 开票对象 - 专票:只能开具给企业(一般纳税人),需提供完整税务信息(名称、税号、地址、银行账户等)。 - 普票:可开具给个人或任何企业(包括小规模纳税人),信息要求相对简化(至少需名称和税号)。 3. 税额抵扣 - 专票:购买方(一般纳税人)可将发票上的税额作为进项税额抵扣销项税,降低税负。 - 普票:通常不可抵扣(特定行业如农产品收购、通行费电子普票等除外)。 4. 开票主体 - 专票:一般由一般纳税人开具。小规模纳税人可申请代开或自开(税率为3%或1%,不可抵扣进项)。 - 普票:所有纳税人(一般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个体工商户)均可开具。 5. 发票联次 - 专票:三联(记账联、抵扣联、发票联),其中抵扣联专用于税务认证。 - 普票:两联(记账联、发票联),无抵扣联。 6. 管理严格程度 - 专票:税务监管严格,需按月申报,红字发票需申请《红字信息表》。 - 普票:管理相对宽松,作废或红冲流程较简单。 7. 税率显示 - 专票:必须明确标注税率(如13%、9%、6%)及税额。 - 普票:可能不显示税率(如免税或小规模纳税人简易征收)。 适用场景举例 - 专票:A公司(一般纳税人)向B公司采购原材料,B公司开具专票,A公司可抵扣税款。 - 普票:C餐厅向个人消费者开具餐费发票,无需抵扣。 总结 - 专票是增值税链条的核心凭证,侧重企业间抵扣; - 普票更广泛用于非抵扣场景,操作简便。 实际选择时需根据交易对象和税务需求判断。如有政策变动(如小规模纳税人税率调整),建议咨询税务机关以获取最新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