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保税区(Comprehensive Bonded Zone)**是中国设立在境内的特殊海关监管区域,具有“境内关外”的特殊属性(即物理位置在中国境内,但在海关管理上视为境外区域)。它是中国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手续最简化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之一。 
核心功能与特点:
保税加工制造
- 进口设备、原材料、零部件等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税,成品出口也免税。
- 企业可开展加工、装配、制造等业务,降低生产成本。
保税物流仓储
- 货物可长期保税存储,不设存储期限。
- 允许分拨、配送、转口贸易,国际中转货物可自由进出。
国际贸易与转口贸易
- 区内企业可从事进出口贸易、转口贸易,不受一般贸易管制限制。
- 货物进出区视同进出口,享受快速通关便利。
保税研发与检测维修
- 允许开展高技术产品研发,进口研发设备免税。
- 支持跨境电子产品、机械设备的检测、维修和再制造业务。
跨境电商与新兴业态
- 是跨境电商保税进口(1210模式)的核心载体,商品可先入区保税,出区时再缴税。
- 支持文化艺术品保税展示、融资租赁、期货交割等创新业务。
主要税收优惠政策:
项目 |
政策内容 |
进口环节税 |
设备、基建物资、自用物品等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 |
出口退税 |
货物入区即视同出口,可立即办理退税。 |
区内流转免税 |
区内企业之间货物交易免征增值税、消费税。 |
保税政策 |
进口货物保税存储,加工成品出口免税;内销时按实际状态补缴关税和增值税。 |
与普通保税区的区别
对比项 |
综合保税区 |
传统保税区/出口加工区 |
功能整合 |
融合加工制造、物流、贸易、研发等多元功能 |
功能单一(如仅加工或仅物流) |
政策覆盖 |
集成税收、外汇、贸易便利化等全方位政策 |
政策范围较窄 |
业态创新 |
支持跨境电商、保税维修、融资租赁等新业态 |
传统业态为主 |
管理统一性 |
由国务院审批,海关总署统一监管 |
审批和管理层级较低 |
典型代表案例
- 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全球最大智能手机生产基地(富士康所在地),年产手机超1亿部。
-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中国首个保税区,转型为综合保税区后聚焦国际贸易与金融服务。
- 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集成电路、笔电制造中心,进出口额居全国前列。
战略意义
- 吸引外资:通过政策红利吸引跨国企业设立区域总部、分拨中心。
- 促进外贸:简化流程降低贸易成本,提升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
- 产业升级:推动高端制造、研发设计、检测维修等高附加值产业聚集。
- 开放试验田:试点跨境服务贸易、数据流动等国际高标准规则。
最新发展(2025年)
- 扩围升级:全国已有167个综合保税区,覆盖所有省区,2024年新增广西崇左、新疆阿拉山口等沿边区域。
- 政策迭代:国务院推出21项新政,允许开展“保税+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医药研发外包等业务。
- 联动自贸区:与海南自贸港、上海自贸试验区等联动,探索“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监管模式。
提示:企业入驻需通过海关认证(AEO资质),并符合环保、产业导向等要求。政策动态性强,建议通过当地海关或商务部门获取最新细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