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申报时间主要取决于申报主体(个人、企业、跨境电商平台等) 和货物/物品的进境方式。以下是不同情况下的主要申报时间规定:
一、个人物品(邮递、快件、旅客随身携带)
海关通知后限期申报:
- 当您的包裹(邮包、快件)到达海关,或者旅客携带需申报物品通关时,海关会进行审核。
- 如果海关认为需要您补充申报、办理通关手续或缴纳关税: 会通过短信、邮件、邮政/快递公司通知单、现场告知等方式通知您。
- 关键时间点:收到海关通知之日起,通常有15天(自然日) 的期限完成申报(包括提交材料、缴纳税款等)。具体期限以通知为准。
- 逾期后果: 如果未在规定期限内申报或办理手续,包裹/物品可能会被视为放弃,被退回原寄地或作退运/销毁处理。
通过跨境电商平台购买(BC直邮):
- 通常由电商平台或其委托的物流企业在商品放行前集中向海关申报并代缴关税(如适用)。
- 个人消费者一般无需自行申报,但需要提供真实有效的身份信息(如身份证号)给平台用于清关。申报由平台在订单产生后、包裹放行前完成。
二、进出口货物(企业作为申报主体)
进口货物:
- 运输工具进境之日起14日内: 进口货物的收货人或其代理人必须向进境地海关申报。
- 关键时间点: “运输工具进境之日”是指载运货物的船舶、飞机、火车等抵达中国境内第一口岸的日期。
- 逾期后果: 超过14天未申报,海关会征收滞报金。滞报金按日计征,起始日为运输工具申报进境之日起第15日,截止日为申报当天。计征标准为进口货物完税价格的0.5‰(万分之五) 每天。超过3个月未申报的,货物可能被海关依法提取变卖处理。
出口货物:
- 货物运抵海关监管区后、装货的24小时以前: 出口货物的发货人或其代理人必须向出境地海关申报。
- 关键时间点: 货物必须实际进入海关监管的场所(如码头、机场货站、监管仓库等),且必须在计划装船/装机/装车前的24小时之前完成申报。
- 目的: 确保海关有足够时间审核单证、查验货物(如需),保证货物按时离境。
特殊申报方式:
- 集中申报: 适用于资信良好的企业,经海关批准,可以对多批次货物先凭《集中申报清单》办理货物实际进出境手续(相当于快速放行),然后在规定时限内(如次月10日前)汇总填制一份正式报关单向海关申报。首次申报的时间点仍需遵循上述14天/24小时的规定。
- 汇总征税: 是一种税款缴纳模式,允许企业在一段时间内(通常一个月)多次进出口产生的税款集中缴纳。但货物申报的时间点仍需严格遵守上述14天/24小时的规定。汇总征税改变的是缴税时间,不是申报时间。
三、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平台/企业申报)
- 跨境电商保税进口(1210/1239):
- 申报时间: 在消费者下单支付后,电商平台或物流企业需在30天内向海关申报该订单的三单信息(订单、支付单、物流单)和清单,办理征税和放行手续,包裹才能从保税仓发出。
- 跨境电商直购进口(9610):
- 申报时间: 在包裹运抵海关监管场所准备清关放行前,电商平台或物流企业需要向海关申报三单信息(订单、支付单、物流单)和清单。
- 跨境电商出口:
- 申报主体(电商企业或其代理)需要在货物实际离境前,向海关申报清单或报关单(视模式而定)。
- 具体时间要求需符合出口货物的一般规定(运抵监管区后、装货24小时前),并确保与物流安排衔接。
- 跨境电商退货:
- 有专门的跨境电商退货流程。企业需要在退货商品运抵原监管场所/指定场所后30日内向海关申报退货。
总结关键点
- 主体决定规则: 个人物品和企业进出口货物/跨境电商的申报时限规则不同。
- 个人重点: 收到海关通知后15天内是核心时限,务必留意邮政、快递或海关的通知。
- 企业进口重点: 运输工具进境后14天内必须申报,否则有滞报金和货物被处置风险。
- 企业出口重点: 货物进监管区后、装货24小时前必须申报。
- 跨境电商重点: 平台/企业需在消费者下单后(保税进口)、包裹放行前(直邮进口)、货物离境前(出口) 完成申报,具体时限模式各异(如保税进口下单后30天内)。
- 及时性是关键: 无论哪种情况,严格遵守申报时限至关重要,否则将面临滞报金、货物滞留、退运甚至处罚等后果。
建议:
- 个人: 保持收件电话畅通,经常查询包裹物流状态,一旦显示“送交海关”或收到通知,立即按要求办理。
- 企业: 建立完善的关务流程,与报关行、物流服务商紧密配合,确保在法定时限内完成申报。密切关注运输工具的抵港/抵境信息。
- 跨境电商参与者: 与合作的电商平台、物流服务商明确清关申报的责任和时限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