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S 是 Base Erosion and Profit Shifting 的缩写,中文通常翻译为 “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
它指的是跨国企业利用不同国家和地区税收制度之间的差异、漏洞和不匹配,人为地将利润从高税率地区转移到低税率或零税率地区(避税地),同时将税基(应税利润)从高税率地区侵蚀掉,从而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整体税负最小化的行为。
简单来说,BEPS 就是跨国公司将本该在业务实际发生、价值创造的国家/地区缴纳的税款,通过一些合法但不合理的税务筹划手段“转移”走了,导致那些国家/地区的税收收入流失。 
BEPS 的核心问题
- 税基侵蚀: 高税率国家的应税利润被人为减少(侵蚀)。
- 利润转移: 这些利润被转移到低税率或无税地区,即使这些地区可能没有实质性的经济活动或价值创造。
- 税负不匹配: 利润转移后,跨国公司的整体税负远低于其经济活动所在主要市场的法定税率水平。
BEPS 是如何发生的? (常见手段)
跨国企业通常利用以下方式的组合来实现 BEPS:
- 利用混合错配安排: 利用不同国家对同一金融工具或实体税务处理(例如,债务还是权益、应税还是免税)的差异,使一笔付款在支付方国家抵扣,而在收款方国家不征税或再次抵扣。
- 滥用税收协定: 在低税国设立“空壳公司”(导管公司),利用两国之间的税收协定优惠,将从高税国向最终低税国/避税地支付股息、利息、特许权使用费的预提税降至最低或免除。
- 人为安排规避常设机构: 通过精心设计业务模式(特别是在数字经济中),避免在高税率国家构成“常设机构”,从而规避在该国的纳税义务。
- 过度利用债务融资: 在高税率国家安排过度的关联方债务融资,利用利息支出(通常可在税前扣除)将利润转移出去(“资本弱化”)。
- 转让定价滥用: 这是最核心的手段。通过操控集团内部关联交易(如货物、服务、无形资产、资金借贷的定价),将利润从高税率国家转移到低税率国家。例如:
- 将高税率国家子公司开发的无形资产(如专利、商标)低价转让给低税率国家的关联公司。
- 低税率国家的关联公司向高税率国家的关联公司收取过高的特许权使用费、服务费或利息。
- 高税率国家的关联公司以低于市场价向低税率国家的关联公司销售产品,或以高于市场价从低税率关联公司采购。
- 利用受控外国公司规则缺失或薄弱: 将某些类型的被动收入(如股息、利息、特许权使用费)或高流动性收入囤积在低税国的受控外国公司,而母公司所在国不对这些未分配利润征税或延迟征税。
- 有害税收实践: 利用一些国家提供的特定优惠制度(如某些“专利盒”制度设计不当、特定区域优惠等),将利润转移到这些低税区。
BEPS 的影响
- 对国家: 导致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巨额税收流失,损害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能力,破坏税收主权和公平性,加剧国家间有害的税收竞争。
- 对企业: 造成不公平的竞争环境(合规企业税负高,利用BEPS手段的企业税负低),损害企业声誉,增加税务风险和不确定性。
- 对公众: 最终可能导致税负不公平地转嫁到普通纳税人(个人和中小企业)身上,或导致公共服务水平下降。
应对 BEPS:BEPS 行动计划
为了解决 BEPS 问题,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 G20 的委托下,于 2013 年启动了 BEPS 项目,并在 2015 年发布了最终报告(包含 15 项行动计划)。该行动计划为各国政府提供了应对 BEPS 的综合工具包,旨在:
关键成果包括:
- 四项最低标准: 所有参与国必须实施。
- 转让定价国别报告 (行动13):要求大型跨国企业向税务机关报告其在全球每个运营辖区的收入、利润、纳税额和员工人数等关键指标。
- 其他重要措施:
- 数字经济带来的税收挑战 (行动1) - 这最终导致了后续的“双支柱”方案谈判。
总结
BEPS 是跨国企业利用国际税收规则漏洞和不匹配进行避税的行为,导致利润与经济活动/价值创造地脱节,侵蚀各国税基。 OECD/G20 的 BEPS 行动计划是国际社会为应对这一挑战、建立更公平和现代化的国际税收体系而做出的重大努力。超过 140 个国家和地区通过“包容性框架”参与其中,共同推动相关措施的落地实施。其核心目标是确保企业在“正确的地方”缴纳“正确的税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