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新成立公司的实收资本要求主要依据《公司法》及相关法规。以下是关键要点,适用于2023年修订后的《公司法》及最新政策: 一、 注册资本的基本要求 1. 认缴制为主 公司注册资本仍以认缴制为原则,股东可自主约定出资额、方式和期限(无需公司成立时一次性实缴)。 例外情况:若法律、行政法规或国务院规定要求实缴(如银行、保险等特殊行业),则需按规缴纳。 2. 实缴期限新增限制 2023年修订后的《公司法》新增规定: - 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需在公司成立之日起5年内缴足认缴的出资。 - 法律或国务院另有规定的特殊行业(如私募基金、劳务派遣等),可能需更短期限。 3. 最低注册资本取消 除特殊行业外,一般公司无最低注册资本要求(如普通科技公司、贸易公司等可1元注册)。 特殊行业例外: - 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类公司(如全国性商业银行注册资本最低10亿元)。 - 劳务派遣公司(实缴资本≥200万元)。 - 证券、基金、典当等行业需符合特定标准。 二、 实收资本的实操要点 1. 出资方式灵活 股东可用货币、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非货币财产出资(需评估作价,且可转让)。 2. 无需强制验资 一般公司无需提交验资报告(特殊行业除外),但需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如实公示实缴情况。 3. 未按期实缴的后果 - 股东需向公司承担补足责任,并赔偿其他股东损失。 - 公司债权人可要求未实缴股东在未出资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补充责任。 三、 过渡期安排 - 2024年7月1日前已注册的公司:需在过渡期内逐步调整实缴期限至5年内(具体细则以后续政策为准)。 - 新注册公司:直接适用5年实缴期限规定。 四、 建议 1. 合理规划注册资本:避免虚高认缴(如1亿元),以防未来实缴压力及债务风险。 2. 关注行业特殊要求:若涉及金融、医疗等需审批的行业,需提前确认实缴门槛。 3. 合规公示信息:按时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填报实缴进度。 |